21.第21章 玉碎玉圆-《掌柜驾到:陛下夜夜,宿客栈》


    第(3/3)页

    永瑆的眼睛扫过那些架子上的一排排玉器,没有看见玉盘,又流露出失望之色。

    和大人一击掌,有人托出一只覆盖着红绒布的漆盘,绒布掀开,露出一只碧玉盘:“可巧我这店里正好从新疆进得一只。”

    永瑆眼睛睁得大大的,只见这碧玉盘和摔碎的那只一模一样,而且要大一圈,立时惊喜不已:”就是这只碧玉盘,我买下了,这要多少钱?”

    和大人难为情道:“王爷,碧玉盘是稀罕之物,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无价之宝,非金钱能估量啊。”

    “和大人,您也是皇上的身边人,平时总是想法讨皇上欢心,我寻这只玉盘其实也是为了不惹皇阿玛生气,看在都是为了让皇上开心的份上,您就将这玉盘让给我吧。”

    和大人咬着牙作割肉疼状道:“老奴为了皇上,就将玉盘赠与王爷,只是王爷要知道,平日里我经管的事儿多,还要为国家收税,琐琐碎碎便难免有所疏漏,比如办祭办差衙役和和百姓之间因为税收发生口角,纯属误会,澄清了就没事了。”

    永瑆端着玉盘,擦了擦额头的虚汗,崇文门税务衙门是在和珅管辖之下,和珅这个老狐狸摆明是得到了皇上要查税收的信,在这等着要他接招,可若是不应了他的口,玉盘之事东窗事发定会惹得皇上不悦,于是狠了狠心,只好得罪永琰了,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皇上啊。

    这一日乾隆来到上书房,问询崇文门税收之事,永瑆回奏道:“启禀皇上,当日和大人派了两拨差役人马巡街,一拨差役沿街部署祭祀事宜,一拨差役按常规收税,两处差役走到一起时商户百姓发生了些误解,现都已澄清。”

    乾隆微笑颔首道:“朕知晓和卿家一向办事仔细,不会如此胡闹,果不其然。永琰,你可满意?”

    永瑆说了个看似圆满的谎,永琰不知其中和大人是如何四两拨千斤,无力驳斥,只好闷声道:“既是如此,儿臣无话可说。”

    永瑆很紧张,他的心还纠结在那只大了一圈的碧玉盘上,眼看着皇上的眼睛扫过黄玉龙耳尊,手抚过白玉雕锦纹香亭,又摸过玉雕琵琶缠枝牡丹纹洗,心提到了嗓子眼,燥热出了一身汗,袖中的扇子脱落到地上。

    乾隆看见了他的扇子:“永瑆,把你的扇子拿给我看看。”

    乾隆展扇子一看,扇面上是一首诗,落款“镜泉先生,”便问道:“这字写得端正清丽,秀润流畅,只是从未听闻镜泉先生,此人现居何处?”

    永璇笑道:“镜泉先生,就是十一弟啊,永瑆总喜附庸风雅,以文人雅士自居。”

    扇面细看来是永瑆缅怀文人往事写的一首《过万柳堂》,内中有诗句“赋诗饮酒乐承平,揽迥临深慰羁旅。岂无葫芦嘲学士,亦有莲华歌相府”,乾隆脸色肃然铁青,对永瑆一顿臭骂:“堂堂皇子,不思报效国家,一心赋诗寻欢作乐,只图骄逸自安!“

    乾隆思及诸位皇子中唯永瑆箭术最差,沉脸道:”想本朝初入关时,诸王公大臣无不熟悉弓马,十一阿哥身为满族皇室子弟,岂能忘本,净去学些汉人的习气。从明日开始,每天去南苑猎场骑马射箭去!”

    永瑆捂着腰叫了起来:“皇阿玛,儿臣最近正在腰疼,哎呦,哎呦......”

    乾隆对近旁一个太监道:“猎场的马专治腰疼,给我盯着十一阿哥,每日必须保证骑马是圈,射箭十壶,如果不合格,严加责罚。”

    永瑆刚才本是装作腰疼,这会儿倒真觉得腰部开始隐隐作痛,真是是祸躲不过啊。

    乾隆转向永璇道:“近日北方大旱依然没有缓解,只怕这几日再晴着,春上的农事便耽搁过去了,现着八阿哥代朕去往天坛祈雨,一应事宜,和卿家已安排妥当,八阿哥需诚心办好此事,到时去天坛要诚心祭祀。”

    永璇本为永瑆的事幸灾乐祸,不意竟摊上一桩公差,不由心底哀鸣不已,桃院的姑娘们,一定要等着本王爷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