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第417章 驿站整改(3)-《掌柜驾到:陛下夜夜,宿客栈》


    第(2/3)页

    ”没有经验可以先捡取少数精品做;选几种物品,选一批次的客栈,先做来了,理顺了,再考虑做大。“

    ”孺子可教,看来你是下定决心了,谨慎从事。“

    ”现在说是驿站有一半归属客栈,客栈担负起了驿站的开支,既然要银子,那更要好好利用。“

    明珠在各地进贡的贡品中发掘出很多好东西,准备借此丰富永福客栈的饭桌子,依托各地的永福客栈分掌柜,天下第一客栈的招牌亮出来,很多农户都愿意合作,为稳定货源便顺理成章建设永福客栈农产品特供基地,广东惠州的梅干菜基地、江苏淮安的万年青基地、河南南阳的香菇基地以及东北的木耳基地。至于运输方面,当然是交给驿站,考验驿站民用功能的时候到了。

    有人叫好,就有人叫苦。

    广西的八渡笋,广东的盐菜,山东的白莲藕,云南的皂角,江浙的石兰紫菜,红香椿,大米,小米,都是贡品,应接不暇。明珠这些在明珠都是新奇之物,令她大开眼界。

    紫禁城的生活让明珠在吃上面打开了眼界。明珠跟着皇上可以说食遍八方。

    紫禁城饭桌上的菜品新奇,在上桌前的食材亦是新奇。爱吃的明珠,很注重客栈的吃,一切都可以从简,唯独吃,不能简单草率。

    京城永福客栈留住人的法宝之一就是美食。

    吃是人生的一部分,吃是旅途的一部分,吃是住客栈的一部分,这部分分量很重,大于明珠的脸,更大于凌燕的体重,所以这两人一直未曾停止对于吃的探索。

    凌燕大厨一直潜心研制新的菜品。深知在采购方面,溯源而上,源头品质好,出来的东西不会差的.不断搜寻新的食材。如此,京城客栈的伙食又上了一个档次,各地响应的客栈,在搞美食节的时候也都尝到了甜头。为稳定供给,熬粥用的小米、大米、紫米、红小豆等,指定郊区皇庄农户定制生产的。烹饪所用的面粉、前尖肉、酱油、米醋等,均来自京粮、鹏程、王致和、六必居等老字号,他们本来就是大牌,这叫互捧,互相追捧,大牌捧大牌,才会更大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