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望着张同源离开的背影,明珠想,真好,他竟然变得如此开朗,想起那一年,她和嘉庆看着他蹲坐在废墟前,不停地劈着竹篾扎灯笼架,脸上阴沉冷肃,整个人压抑到极点,还是皇上雪中送炭将订单交给了他,想到这里又想到了皇上,皇上总是那样忙,忧国忧民,忧思不断,希望她能做些什么也能让皇上展颜一笑。 眼下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有热闹才有人气,有人气才能聚财,永福客栈现在已发展千家,眼下正应借着这元宵节,正好上上人气。思及此处,明珠叫来程五:“程五,还得你去山西走一趟,当年给乾隆爷祝寿时,曾请他们表演过秧歌表演、皮影戏,当时看过的人无不喜欢,今次,我要你走一趟,让他们再来京城,给百姓表演。” “好嘞,跟着明珠就是有福,京城的人都能饱眼福了。” 兰芳姑姑提醒着:“娘娘,现在这节骨眼,是不是应该省些费用?” “我知道姑姑在担心什么,只是有时候想要赚钱,就要先投入,先付出,要豁出胆量去干一番。” 三年收官,离对赌终结的时点越来越近。 明珠紧着让萧山盘点账目,到底赢收几何,百万两白银不是个小数,原来目标开千家客栈,客栈扩张如播撒出去的种子,顺风生长,不断繁衍再繁衍,每一次繁衍都要耗费财力,虽已是家大业大,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却十分有限,现在就看年终的盈利,如年底能准时收回盈利,便对赌有望。 这个节骨眼上,一点儿也不敢马虎,不能让那庆桂老匹夫看了笑话。 年前,灯笼铺的张同源拿了好几盏灯笼来到永福客栈,笑脸盈盈道:“淳嫔娘娘吉祥,这是奴才亲手扎了盏走马灯,送给娘娘,娘娘看着,可还好?” 其中一盏走马灯放在客栈大厅正中,足有半人多高,八面立着八仙过海的八个人物,铁拐李撑着拐杖,钟汉离扇着芭蕉扇,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吕洞宾脚踏雌雄宝剑,韩湘子横持洞萧,何仙姑坐乘篮,曹国舅踩着玉版,随着灯的转动,众仙人若随着波涛起起伏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硕大的走马灯明闪闪在厅堂内旋转,客栈内过往的人都这盏灯吸住了目光,祥和氛围中升起一丝过年的味道。 灯光流转,将明珠带回当初和嘉庆一起逛街的那个时候,那时嘉庆尚未登基,而她又是初至京城,两颗年轻懵懂的心在人流中欣喜碰撞着,人生的机缘便是如此巧妙,总以为好时候在前面,殊不知相遇时便是最美妙的时刻。明珠抿嘴一笑道:“你这扎灯笼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只是哪是送灯笼,分明是催着订灯笼?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