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秋铭爽快地答应:“行,那你领我去。等剪完头,我请你吃面条,算是答谢你带路。” 蒋子轩立刻眉开眼笑:“好嘞!就这么说定了!走起!” 两人锁好宿舍门,出了校门,拦了一辆出租车。蒋子轩坐在副驾驶,熟练地报出地址:“师傅,去落凤坡理发店,就是西川那边……” 出租车司机显然对那个地方不太熟悉,在蒋子轩的指挥下,车子在龙城略显陈旧的街区间穿梭,左拐右拐,终于在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遍布着小商铺和小吃摊的街区停下,钻进了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狭窄巷子。 “就在前面,角落那个彩钢房就是了。”蒋子轩指着前方。 陈秋铭抢先付了车费,两人下了车。他抬眼望去,只见巷子深处角落里,孤零零地立着一间用蓝色彩钢板搭建的简易房,门脸窄小,顶上挂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灯箱招牌,上面写着三个字——“落凤坡”。门口连个像样的橱窗都没有,只有一张简单的旋转灯柱在无声地转动着。 这环境,着实有些简陋,甚至可以说是寒酸。陈秋铭微微蹙眉,低声念叨了一句:“落凤坡……这名字,听着可不太吉利啊。”他想起三国演义里庞统殒命之地,便是这落凤坡。 蒋子轩显然没想那么多,憨憨地笑了笑:“是吗?我也不懂这些,反正剪得好就行呗!” 既来之,则安之。陈秋铭压下心头那丝微妙的感觉,跟着蒋子轩推开了那扇有些掉漆的玻璃门。 店内空间比想象中还要狭小,但出乎意料的干净整洁。墙壁贴着简单的白色瓷砖,地面拖得一尘不染。一面巨大的镜子占据了一整面墙,镜子前是标准的理发椅和工具台。各种理发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洗发水和消毒水的气味。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身材清瘦、穿着干净白大褂的年轻男人正拿着吹风机,给一位大妈吹着头发。 看到蒋子轩进来,年轻理发师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关掉吹风机打招呼:“子轩啊,来剪头?今天怎么没跟晨阳他们一块来?” “宸哥,今天不是我来。”蒋子轩侧身把陈秋铭让进来,介绍道,“这位是陈秋铭,我的班主任,陈老师。铭哥,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小宸,宸哥。” 陈秋铭上前一步,客气地点头:“老板你好,麻烦你了。” 年轻理发师连忙摆手,态度恭敬而不失亲切:“陈老师您太客气了,叫我小宸就行。您能来我这小店,是我的荣幸。快请坐,稍等一会儿,我这边马上就好。”他手脚麻利地给那位大妈做好最后整理,收钱送客,然后利落地清理干净理发椅和周围的碎发。 “陈老师,您请坐。”小宸恭敬地示意。 陈秋铭坐下,小宸熟练地给他围上围布,温和地询问:“陈老师,您想剪个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陈秋铭看着镜中的自己,简单说道:“稍微修短一点,利落些就行,保持这个基本的型,别太夸张。” “明白。”小宸点点头,拿起电推子和剪刀,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的动作娴熟而稳定,剪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发出细密而有节奏的“咔嚓”声。他下刀果断,却又不是一味地追求短,而是非常注重层次和轮廓的修饰。陈秋铭能感觉到他手指的轻柔,以及那份专注于技艺的沉稳。两人偶尔通过镜子进行简单的眼神交流,小宸会细微地调整角度和手法。 洗头、修剪、吹干、定型……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当小宸最后用海绵轻轻掸去陈秋铭颈后的碎发,并解开围布时,陈秋铭看向镜中的自己。 头发长度恰到好处,两侧和后面修剪得干净利落,头顶的层次感很好地柔和了灰白发色带来的沧桑感,整体看起来精神抖擞,又保留了他特有的沉稳气质。 “怎么样,铭哥?我没吹牛吧?”蒋子轩凑过来,得意洋洋地问。 陈秋铭对着镜子左右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由衷地称赞:“不错,真不错!手艺确实好。没想到这么难找的地方,还藏着这样的高手。”他转向小宸,“小宸,你这技术,开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真是有点委屈了。” 小宸腼腆地笑了笑:“陈老师您过奖了。我就是喜欢安静点,专心把手艺做好。客人口口相传,比什么都强。” 陈秋铭一边付钱,一边好奇地问蒋子轩:“这么难找的地方,你们当初是怎么发现的?” 蒋子轩嘿嘿一笑,解释道:“这附近不远,拐出去那条街上,有一家叫‘雒城人家’的小饭馆,私房菜做得一绝!我和洪茂、典晨阳、林晓安我们几个去过几次。有一次吃完饭,我突然想剪头,又懒得跑远,就在这附近瞎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落凤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来了,结果一试就成主顾了!后来就经常拉着他俩一起来。” “原来是这样,”陈秋铭恍然,笑道,“那可真是机缘凑巧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就在这时,陈秋铭放在工具架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跳跃着“林晓安”的名字。陈秋铭手上还沾着点发胶,便对蒋子轩说:“子轩,你替我接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