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我不是……那套德国标准经过验证,稳定性更高,陈书记提出的工业标准化还没统一在紧密零件上, 现有的标准直接应用在有精度要求的核心部件上,风险太大……” “看看,大家都看看。”李振海立刻打断他,用手指敲着桌子, “到了现在,他还在为资本主义的标准辩护,还在用所谓的‘技术’、‘风险’来压人。 吴仁德同志,我问你,是我们工人阶级的实践出真知,还是洋人书本上的死规矩更重要? 你这种对洋标准盲目迷信的态度,和旧社会那些见了洋人就腿软的买办,有什么本质区别?” 另一个中年干部也加入批判: “不止如此,据群众反映,吴仁德同志平时就喜欢炫耀他的留德经历, 言必称‘德国如何如何’,散布消极言论,动摇我们自力更生的信心。 这就是用资产阶级的香风臭气,来腐蚀我们的队伍。” 批判的调门越来越高。 王明再次抛出了致命一击:“我们还了解到,吴仁德你的父亲,在晚清的反动衙门里当过差,是封建官僚体系的一员。 这种封建家庭的出身,对你的思想难道没有影响吗? 你脑子里对洋标准的盲从,对自己总工程师身份的维护,不就是封建奴性思想在你身上的体现吗?”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李振海义正词严地总结, “但吴仁德同志,你选择了哪条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