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干部学院-《也到京城走一遭》
第(2/3)页
礼玉娇接到任务,专门布置创新园室内。
别看她平时不怎么活动,做起事来还是很利索,很有想法。一个是将办公室资料整理归档,一个是社会组织上墙。
办公室资料包括建园资料,包括创新园的规章,和孵化程序,这些原本是零散的东西,确实应该归类,这样比较有整体感。
另一个是组织上墙,就是将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三级孵化体系以及社会组织的分布全部上墙,用图案表示出来,并且将具体负责人标注出来这样,社会组织的孵化体系就很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个,礼玉娇是好手,根本不用担心。
周五的时候,干部学院的领导过来了。
杨主任和橹主任负责接待。
接待是件大事,但对于我们来说是轻车熟路。不过是参访,座谈,总结,有时还吃顿饭。不过,吃饭基本很少了,大概这是因为地处京城的风气所致,这个好。
干部学院一行来了六个人,各个面相亲善,气宇轩昂,大概这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事业和位置的缘故。毕竟他们是教书育人,毕竟他们是参与政策研究,毕竟他们“养尊处优”。
唐奕这时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人,因为他们颐指气使惯了,因为他们坐享其成惯了,毕竟他们不在第一线,不知道第一线的辛苦,不知道创新园建园和工作的辛苦。
好吧,那就暂且听听他们的高见。正好,唐奕负责现场会场拍照。
走廊两侧是已经孵化的社会组织的介绍,已经做成展示牌,这个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并没有刻意。干部学院领导走马观花,来到会议厅。
杨主任作为负责人,开场讲话,欢迎来宾。橹主任列席。
干部学院的带头领导蓝处长开头讲话,首先感谢创新园的接待,并且称赞办公室人员为创新园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创新园作为新生事物,已经在承接街道与社区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且成绩可观,只是,目前社会组织的孵化还不够完善,力量相对单薄,并且还在进一步探索中,所以确实值得有关人士去进一步地推进。
其次,创新园有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分享,这就是学院领导进一步关心的地方,确实,创新园纳入,孵化了一些组织,这些组织稍有名气,并且在社区的公益交流和义演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确实值得道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