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明末传奇(尾声)-《明末传奇》


    第(2/3)页

    南方的发展更是神速,一些规模巨大的作坊不断出现,只要是按照朝廷和官府的要求按时缴纳赋税,这些作坊是能够得到朝廷和官府支持的,海上的贸易更是兴旺,依旧占据大明整体赋税的半壁江山,域外各地各国派遣的商团和遣明使也是络绎不绝。

    大明的京城、南京、松江、泉州和广州等地,已经成为欧洲人和域外之人非常集中的地方,相比较来说,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大都在京城和南京等地,他们中间不少人进入到大明官府做事情,也有不少人从事各类的教学和研究等事宜,域外之人则是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广州和泉州等地的,他们主要是从事商贸等方面的事宜。

    明成祖时期成立的交趾布政使司,也就是后来的越南,曾经在崇祯年间不断出现骚动,在瑞源六年的时候,皇上派遣大军一举评定交趾的骚乱,在这里设立了越南省。

    朝鲜的王室也曾经专门写来奏折,期望成为大明王朝真正的藩属国,也就是说朝鲜任何一个皇上的登基,都是需要得到大明王朝允许的,对于朝鲜皇室的这个请求,皇上拒绝了,皇上说朝鲜是一个国家,其国内皇室的事宜。自己做主,大明王朝不会过多的干涉。

    朝廷内阁严格按照规定的制度轮换,瑞元元年的内阁大臣,全部都致仕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进入到皇家理论研究院,或者是进入国子监、皇家海军学院、陆军学院和炮兵学院等等,在这些地方授课,或者是著书立说。

    皇上每年都要召集致仕的三品以上的官员,与这些官员在京城聚会。一起吃饭,拉拉家常,回忆以前征伐厮杀的日子,瑞元元年内阁大臣之中,原内阁次辅周延儒,内阁大臣熊文灿、甘学阔、文震亨等人,都相继去世了,资格最老的郑锦宏和杨廷舒等人,也都进入到老年了,瑞元十年继任的内阁大臣。算起来年纪也不小了。

    今年是瑞元二十年,按照规矩来说,内阁大臣又要调整了。

    不过一直到年底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的动静,这不禁引发些许的猜疑。

    郑勋睿尚不到五十岁,看上去更是年轻。

    穿越快三十五年时间,做出来的事情,郑勋睿自身都不敢想象,遗憾的是,跟随在他身边的振兴这个大明王朝的很多人。都已经故去了。

    按照规矩来说,郑勋睿是必须要调整内阁人选了,其实候选人早就确定下来,但他迟迟没有行动。也算是行使了皇上的特权。

    这倒不是郑勋睿不想调整,而是他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些预感,那个已经模糊、早就想不起来的几百年之后的时代,仿佛在召唤他,临近春节的时候,好几次做梦都梦见了。醒来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清晰真实,以至于郑勋睿都有些恍惚了。

    郑勋睿知道,这是自己大限将至的征兆。

    前世加上穿越的时间,算起来郑勋睿足足活了九十多岁,足够了,特别是穿越之后,更是建立起来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勋,大明王朝的资本社会萌芽早就出现,已经进入到逐渐发展的轨道,而郑勋睿依靠皇家政策理论研究院,总结了大量商贸发展方面的经验,用来制约资本发展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当然很多的事情,郑勋睿不可能考虑那么的细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都会出现,那些不需要他郑勋睿来考虑了,需要他的后代解决。

    太子郑瀚宇早就成熟了,已经能够处理朝中大小事宜,其实很多具体的事情,都是太子临朝直接处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