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离得不远,韩遂很快就被请到了府上,听得马腾的一番话之后…… “我现在连事情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韩遂一脸纳闷的说道,当然这只是韩遂的托词,他已经明白了一切,只不过他需要更为详细的理解。 “是这样的……”马腾缓缓地袁绍到来之后,该说的都叙述了一遍,当然因为袁绍介绍局势的话,马腾很多地方已经带上了主观的臆测。 比方说认为如今朝中一切已经被北域那位殿下所掌控,很可能已经登基了,百万大军正四处征伐,就奔着凉州这边来了,他们不赶快做好退路,就死路一条了。 “原来如此……”韩遂犹豫了几分,却也没再说什么话。 “那么,文约认为这次局势会怎么样?”马腾看着韩遂神色严肃的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这一次情况,如果这袁本初所言皆是真实的话,这一次的确是危险了,羌族叛乱也就不值一提了。”韩遂摸着自己的小胡子神色严肃的说道。 “这么厉害?”马腾大吃一惊说道,羌族的实力如何,马腾自然是知道的,他们扶风马氏如今的基业,就和羌族息息相关。 “羌”,原是关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在黄河上游、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岷江上游一带是羌人的活动中心。 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 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其与秦国进行了长达170多年的战争。 后来,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而居住在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 羌族也不只是游牧,自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 其后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 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 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汉帝国统治。 而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西北的婼羌,还有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 其中,牦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后继续南下至越嶲郡;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益州西北部;青衣羌,居住在益州西部一带;参狼羌,主要在西凉游牧,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駹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的广大地区。 羌人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但是随着大汉的衰落,羌族逐渐统合成了一个整体,真正的有了民族的概念,和大汉时打时和,大汉强盛时,就俯首称臣,大汉稍微衰落,就开始逐渐试探…… 西凉的一大批豪强,也趁着这个机会,扩充实力,养寇自重…… 如今纷乱的西凉,对于这些豪强来说,却是一片乐土,他们不乐意改变,但是大势之下,却也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朝中真的出兵了的话,那董卓绝对手忙脚乱,而这个时候我们一旦出兵,董卓必然是首尾难顾,那时只要朝中有袁本初口中十分之一二的实力,董卓必败。”韩遂此时想了想,如此说道。 “更重要的是,你觉得吾等所居之地比之中原如何?”韩遂询问了一个古怪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