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司马氏进退两难(一)-《我在江湖做女侠》


    第(2/3)页

    宫女们倒未一直让其抓不着,其中一女,便在门口一人眼色下,忽往皇帝怀里一扑,故作跌倒状,让皇帝抱个正着。

    “哈哈!让朕逮住了吧?说吧,认打还是认罚?”大笑着,皇帝一把扯去眼罩,对怀中少女说着。

    “陛下……”宫女脸现娇羞之色。

    见此,皇帝似是极为愉悦,弯腰探手,在少女尖叫声中,一下将少女抱起来。

    “看来,你这小狐狸,如今落到朕的手上,那朕就罚你……!”说着,这皇帝就抱着此女,向寝宫大步走去。

    此时的宫女皆笑嘻嘻望着这一幕,却无一人露出羡慕之色。

    这时候,门外走进一人,随着他步入宫殿,众宫女都收敛笑容,态度恭敬起来。

    正是散骑常侍司马攸,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氏皇位的有力争夺者,目前为看管曹魏皇室的内侍主官。

    内侍官在秦汉时期往往是士阉杂用的,东汉后期宦官乱政,内侍逐渐成为主指宦官的名号。

    曹魏吸取了东汉的教训,从立国开始就有意在压制宦官,同时由于士族的崛起,他们也需要获取更多的政治权力,这两点导致曹魏时期宦官几乎没有政治地位可言。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置散骑常侍、散骑侍郎,“置散骑,合于中常侍”,标志着由士族担任宫廷近职的制度化。

    而这一制度也被孙吴模仿,置散骑中常侍和散骑侍郎;不过季汉的内官此时仍由宦官出任,这一方面是季汉由丞相执政,内朝地位有限,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季汉与士族并没有很好的结合。

    当然,换句话说,季汉还不愿意完全向士族阶级妥协。

    而曹魏由司马氏执政后,为了稳定和安全的需要,散骑常侍一直由司马氏子弟担任,司马懿在位时,是司马昭兄弟们担任,司马昭接任曹魏大将军后,这职位就由他的儿子们担任。

    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在曹魏逐渐演化为两系六官,也就是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俗称“六散骑”。

    散骑官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自然是用人以高门子弟为主,其次是官位很高,没有具体的职能范围但能平尚书奏事,最后是迁转时多任重要官职。

    当然,内侍官不止有散骑,还包括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

    但散骑官的特殊性在于取代了东汉时期权倾朝野的中常侍这一由宦官出任的官职,也标志着这一时期士族彻底将宦官逐出了内朝的政治舞台,也标志着曹魏的皇帝,别说皇权出京了,如今连皇宫都难出,安危都操持于人手。

    “奴婢见过上君。”

    “恩,平身吧,吾问你们些事情,皆随吾这边来。”目光懒洋洋扫过众宫女,司马攸不在意的说着,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这让他感觉有些不妙了。

    前不久领军出征的竟然是司马炎,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这么看来,司马炎的位置还是很稳固,司马炎还要为他的傻儿子,定下亲事,这就让他布满了。

    因为司马炎定下的亲事,对象是同为散骑常侍的贾充,而贾充还领中护军,掌禁军,统领诸将。

    虽然如今贾充已然出外,为一藩镇,但是中护军之职,却没给司马炎,仍旧有贾充所领,实际上却是司马炎所执掌。

    而司马攸却只能管着这些宫女什么的,这能成什么事?

    当然,此时众宫女对他,却是极恭敬的齐声说着:“诺。”

    他转过身,步出宫殿,迎着阳光,方现出他清晰容貌来。

    相貌端正,年约二十,眼角微微下垂,却是透出一丝阴柔之气来。

    司马攸身为司马家子弟,自然也是有些学识的,又加生的端正秀美,深受司马昭喜爱,曾有言,要立他为晋王世子,只是不得礼法才作罢!

    故此,在这皇宫,名义上主人是皇帝,而实际掌权者,却是司马攸。

    司马攸虽有些本事,却有些毛病,贪财、睚眦必报、疑心很重,更是有些喜怒无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