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司马氏进退两难(二)-《我在江湖做女侠》


    第(3/3)页

    换在钟会的位置仔细想想,等到他走到入成都,擒邓艾的这一刻,若不选择谋反,那么后半生不但会糟,更可能干脆就早早结束。

    以灭汉之功回到魏廷的晋王司马昭麾下,钟会的命运大致是这五个模板:

    杜预——虽建灭国之功,但安守本分,不多讨要,注意忙里忙外作好占领区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不断自污,以贪污所得讨好朝中贵戚,不求生前荣禄,只求死后安心。

    王濬——高调建功,高调受赏,谁敢阴我,当场就怼。最后落得一个虚名大将军,令皇帝权贵全都嫌弃憎恶,晚年打击不断。

    石苞——老老实实在地方带兵做事,虽遭陷害,险些被逼反。依旧不能喊冤,还乖乖地交了兵权,回京当寓公,生死由天。

    诸葛诞——不是自己有多厉害,只是因为皇帝及权贵太没用而显得你厉害,为了保命而不得不勾结吴国造反,内忧外患,成亦死,不成亦死。

    王凌——拼一把勾结司马氏王爷一同造反,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闪击干掉。

    都挺刺激,但都不舒适吧?

    不单不舒适,就算钟会想照办,也是不成的。

    因为景耀六年时,诸般实际情况都不允许他这么操作。

    首先,司马昭尽管年纪不很老,身体却差,钟会身为近臣,自然可以看出司马昭寿命不长了,毕竟司马氏子弟大都寿数不长,这也是为何邓艾冒险攻打汉国的原因之一。

    如此才能报答知遇之恩,得到从龙功臣的美誉,从而封妻荫子,门第高升。

    而司马炎才能威望都不及父、伯,司马氏也少有能稳稳支撑他儿子司马炎的同宗人物,何况是司马昭也不喜欢司马炎,反而更喜欢次子司马攸。

    最重要的是一旦司马昭死去,钟会这般才干权威心计之人,很难想象司马炎能驾驭得了。

    颍川钟氏论及门第也是远高于河内司马氏,威望也是自汉累积至今,世代公卿,可是比司马氏郡望世家强太多了,司马昭死后的钟会,其实跟曹叡死后的司马懿很接近了。

    钟会虽有儿子放在国内当人质,但是颍川钟氏自有姻亲庇护,司马氏也不敢也不会下此歹手,当然,真的如此,那钟氏自有其余子。

    加上司马氏的名声也没比曹家好到哪里,更没完成受禅称帝的手续,钟会行动起来又少一层顾忌。

    所以说,造反才是钟会的上佳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司马家也不是一味刻薄,有更爽的贾充套餐和王浑套餐,又贪又暴还受皇权包庇,开心得不得了……当然,先决条件不一样,贾充、王浑这等寒门能吃这豪华套餐,钟会这高门大阀却吃不着。

    那么,让钟会好好地俯首帖耳,低调做人,学着跟司马炎处好关系呢?

    别说钟会心高气傲做不到,便是他真想做,论演技能跟影帝忍王司马懿比吗,在耳背呕汤老年痴呆之外开发出更醉人的演技,他肯下这心思?也不会低下这头颅,只会是明明白白的就是要篡你的权。

    更不要提,见识到益州天府之国这般帝王基业,上下将士貌似忠实可用,还遇到了姜维这般的盖世英雄愿意倾心效忠了。

    为什么不赌一把?

    毕竟,造司马家的反,能叫造反吗?

    司马氏可以反曹魏,钟氏也更有资格反司马晋,天下高门大阀更有资格反,所以至此开了这个坏头。

    然后就是数百年的乱世,有心人逐渐越位,南北朝龙蛇并起,终至华夏衣冠沦丧,如此算来,司马懿当初却非是无辜,这等天大的罪责中,只沾染一分也是万死难辞其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