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闻噩讯纷纷来(一)-《我在江湖做女侠》


    第(2/3)页

    驻望渐淡的烟柱目光,司马昭长久之后,方才一叹:“彼有能人,非轻易可图。”

    身后轻微脚步声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宽慰着:“夫君不必忧虑,羊叔子精熟兵法,自能守御国门。”

    是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司马氏能奋起夺魏,姻亲的辅助也是至关重要的。

    王元姬出生于东海王氏,她的祖父王朗、父亲王肃皆是著名的经学大家,王朗曾任曹魏司徒,封兰陵侯,王肃曾任曹魏中领军,袭封兰陵侯。

    王元姬八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尤其精通丧服礼仪;只要是有文义的,看了一遍,一定能记在心中。

    王元姬九岁时,遇到母亲羊氏生病,她不离左右地侍奉母亲,很长时间衣不解带。

    常在没有听到父母的吩咐时就已经顺承其意去做事了,举止行为适当,因此父母让她管理家事,她总是处理得合情合理。

    祖父王朗非常喜爱她,说:“使我们家兴盛起来的,一定是这个女孩,可惜她不是男子!”

    太和二年,王元姬十二岁时,王朗去世,王元姬非常哀伤、痛哭流涕,发自内心,父亲王肃更加珍惜重视她。

    太和五年,十五岁的王元姬嫁给了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婚后育有司马炎、司马定国、司马攸、司马兆、司马广德。

    对于世家来说,能生就是一个最好的品德了,而且王元姬对公婆竭尽妇道,谦虚谨慎,自我控制的对待其他人,使得妻妾之间井然有序。

    这自然就是司马昭的贤内助了,胜过无数世家女子了。

    司马昭被扶着转身回堂中,王元姬轻步相随,就见司马昭颓然坐在屏风前,说着:“嫂子之前来信,怨我疏远桃符,并说若拔桃符重用,何愁如今天下不宁?”

    王元姬跪坐在一边,为司马昭斟酌参汤递上:“嫂嫂是希冀炎儿攸儿兄友弟恭,乃爱护之情。”

    她说的嫂嫂就是司马师之妻羊徽瑜,羊徽瑜是司马师第三任妻子,出身泰山羊氏,她祖父是南阳太守羊续,父亲是上党太守羊衜;其母为名士蔡邕之女、蔡文姬的姐妹。烈火书吧 

    羊徽瑜聪慧贤德,嫁给司马师后未有子女,以司马师之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继子,司马师死后,司马攸侍奉羊徽瑜非常孝顺。

    而且论规矩来说,这晋王之位,应该是传给司马攸的,如今却被司马昭传给司马炎,羊徽瑜自然不满了。

    司马昭拒绝了苦涩的参汤,王元姬也就放在边上,不在意的说着:“兄长当年的羽翼已散,不妨就顺了嫂嫂的意?”

    司马攸本人也很得上下欢心,司马昭也很喜欢,不过他还是不能立司马攸,因为司马攸没有司马炎的儿子多,司马攸娶的是贾充之女为妻,而司马炎娶得是弘农杨氏的女子。

    摇了摇头,司马昭垂眉看着身边女侍正在摇着的团扇,看的却是上面的字画:“多听人说刘伊诗书一绝……”

    王元姬将其他要说的话吞回肚子里,侧头看侍女停下的团扇上的短诗,正是一首《冬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去年冬日所作,被汉少府工匠在春日之后绣于团扇上,卖至魏国,赚取金钱。

    司马昭盯着扇面,目光澄澈透亮:“此身若非老朽,我将亲提一军,与刘伊阵前探讨国事志向,夫人,我有意遣使,送刘禅归国,夫人以为如何?”

    他目光越来越亮:“刘禅我看心宽体胖,如今养着也是废物,我愿以他为条件,换得三年和平,等炎儿征钟会回归,我就扶炎儿登位,三年之后,炎儿再和刘伊争锋,看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

    见司马昭又犯了癔病,王元姬认真思考,眉目舒展顺着说:“夫君此计甚妙。”

    司马昭呵呵做笑,端起参汤一饮而尽:“即便不能成,也能使其父女相疑,阵脚自乱。”

    不过随着冷静下来,司马昭又迟疑了,刘禅握在手里,怎么也是一张牌,就这么打出去,是不是太过浪费了,再说父女连心,他就不信这刘伊也是铁石心肠,有着她祖先那般的狠辣?

    好不容易才擒来的敌国君王,这么贸然给出,恐怕会被天下人所笑。

    “丞相,吴王又遣使来,愿以南郡交割淮南,并愿以太子为质,求娶女公子为后,两国结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