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壾说罢,挥手说着:“天不早了,你们下去吧,明天你们再进来。” “是!”施绩和陆抗立刻应声,依令行事,两人向孙壾施礼,躬身步退出殿外。 …… 南中,谈过话之后,杨伊就不在此逗留了,陶璜和霍弋连同要员一起送行,等杨伊率人起行之后,等着目送远后,各员就开始返回了,两人不约而同放慢了步伐,久久都没有说话。 “按照你的办法,平定荆州,甚至扬州,就牵制不大了,只是这计似乎有些……”霍弋吐了一口气,说着。 “霍公,我知道,这策是绝户计,陛下于我必有褒扬。但我也知道种祸不浅。”陶璜此时说着:“陛下于我陶氏有救族之恩,委我重任,我只能鞠躬尽瘁,唯以陛下大业为根本,至于为此折了阴德,种下大祸,我不能顾及了。” 霍弋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 司马攸登位之后,就十分后悔,真的做到了这个位置上,方才知晓这是何等难事! 要是大一统皇朝的皇帝,那自然是极为畅快的,可是他只是天下三分之一皇朝的皇帝,如今说来,算是四分之一了。 魏朝余孽在辽东起兵,虽然无力攻伐,但是自保却也无忧,更何况如今天寒地冻的,也奈何不了这帮余孽。 这也罢了,满朝臣子皆为掣肘,如今形势岌岌可危,汉朝咄咄逼人,吴朝又有自己的小心思,若是两国齐心合力,汉国也不见得能奈何两国。 毕竟晋国如今还雄踞中原、齐鲁、幽冀,天下还有一半在魏国手中,只要能让晋国喘延三五年,那么天下还大有可为。 何况如今大晋国各家都有家丁,就是汉国雄兵归来,也可效仿当年赵国邯郸之战,足以守卫。 不过这也得吴国能抗住汉国的压力,不然吴国若灭,晋国就是再有能力,面对着汹汹大势,也只有破灭一途。 司马攸是有一份雄心的,他倒是想抢先占据吴国,成就大势,只是接连损兵折将,国势折损太过,只是有心无力罢了。 再说吴国防范严重,这大晋国也没有什么成器的水军,就是打到长江边去,也不见得能过江。 依着如今汉国咄咄逼人之势,吴国定然难以抗住,汉国不像是吴国,可是有着不少水军,虽然不见得能胜过吴国的水军,但是过江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汉国还居于吴国上游,又有陆地接壤,吴国的交州都已经被夺了,若是汉国再积兵攻打吴国,那么吴国定然难抗! 所以,这才让人传旨吴国,定下两国兄弟盟约,约定为南北之国,司马攸很有诚意的,只需要吴国派一质子,他就可援兵吴国,协助守防吴国。 晋吴两国还都有些闲余兵力的,就是两国放在江淮对峙的兵力,这一股兵力抽出来,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好事。 而吴国如今荆州守防困难,这一股兵力若是抽出来,守卫荆州就稍微宽裕些了,晋国也可将部分兵力协助吴国守卫荆州,剩余部分则移师南阳。 而这,只需要吴国付出一个质子就可以了,这条件,司马攸认为很是宽裕了,吴国不应该会拒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