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股权分配-《我们的1983》
第(2/3)页
元宪洲、钟洋和老梅一致鼓动曹主任早点辞职,省的惹麻烦。
因为曹主任虽然是公职人员,可早已经是百万富翁了,虽然他在生活中处处小心,保持低调,但早晚还是会被人盯上的,到时候想跑都来不及了。
钟洋拿自己的亲身经历说给曹主任听:“当初大洲劝我辞掉公职时,我也恋恋不舍。现在看来,我幸好走得早。去年年底,我们一块儿进厂的一个供销员,因为提成拿的太多了,被人告了,稀里糊涂就被抓起来了。”
大家纷纷建言献策,苦口婆心,但曹主任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乌纱帽。
曹主任是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但也不到四十岁,离退休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距离。由于销售业绩突出,眼下已经被提拔为副社长,他觉得自己再靠几年就能当上社长了,起码也算人生圆满了。
元宪洲上一世没跟曹主任接触过,无法预测他的人生轨迹,因此也没办法说服他。只能由他去了。
为了不影响公司的管理,四人还商定了一个方案:在公司正式上市之前,四个创始人中,一旦有人遇到牢狱之灾,他的那部分股权就自动释权回公司,直到该创始人出狱回归;四个创始人中,一旦有人去世,他的那部分股权的一半由其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剩下的一半则稀释到公司的其他股东身上。
元宪洲在大工街名气越来越大,甚至一些商户开业都以邀请到他为荣。这一年来,大工街的商户入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什么饭店、音像书店、理发店、电器修理、小卖部……
光理发店一条街上就开了三家。
当然,老窦头是最早的一家,元宪洲刚上学那会儿它就有了。
可它的生意也是最差的,因为它装修不够时髦,也没有其它理发店那么年轻时尚。
天气渐渐暖和过来的时候,老窦头的理发店经过一番装修重新开业了。
老窦头的理发店本来就叫“大工街理发店”,现在连名字都改了,改的亲切了些叫做“小六儿发廊”。
老窦头身体越来越差了,现在只能让自己的侄孙小六儿做主了,由着他去经营。
围观的人挺多,估计都等着开业第一天免费理发的。
小六儿也弄了一条红绸带子,让元宪洲拿着剪刀比划了一下,然后放起鞭炮。
围观的人们一拥而入,把小小的理发厅挤得水泄不通,好在大多数都是邻里街坊,或站或坐都能聊到一块儿去。
老窦头依然挺着腰板给大家理发,但找他理发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老街坊,很多三十多岁的老爷们儿都不找老窦头儿理了,而是找小六儿,或者小六儿新招聘的三个理发师。
此时流行的各种古怪的发型若干年后都将变成杀马特洗剪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