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屁股指挥脑袋-《我们的1983》
第(3/3)页
元宪洲很想招大学生,因为他招收业务员一方面为了拓展业务,另一方面为了储存人才。将来的管理人员,甚至职业经理人肯定得从业务员当中出来。
可这个时期,不要说大学生,连高中生都不屑于到这样的民营企业上班。
因为高中生很容易考进像工商、税务、公安等单位。
三名老业务员当中,元宪洲唯一对一个留着平头的,戴着眼镜,眉毛又黑又粗的小伙子比较器重。
小伙子叫朱兆强,刚从技校毕业,学得是财务专业,但家里没门路,根本当不了会计,就被元宪洲招来了。
朱兆强其实比元宪洲还大一岁,做事沉稳又很有激情,干了三个月,业绩很突出。当然,他销售的计算器,本身就是畅销货,基本不用推销,客户自动上门。可他的每个客户反馈都不错,这说明他有很好的沟通能力。
新招收的五名业务员,有两名女孩三个男孩,这两个女孩和其中一个男孩都是服装技校毕业的,他们不愿当车间工人,就跑到这里来了。还有两个男孩是初中毕业生,一个在知青商店买过两年东西,一个待业了一年。
元宪洲给业务员们简单培训了一番,先是讲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推销员出生,什么富兰克林说得“不当总统就当推销员”,还有李嘉诚靠推销成了大老板。
这些都是元宪洲前世从书本上一知半解开来的,估计虎小青年应该还有点用。
接着,元宪洲又讲了推销大王乔吉拉德的部分故事,业务员们的斗志果然被激发起来,纷纷表态会完成销售任务。
其实,无纺布的销售跟那些推销大王、保险大王的销售比起来,要容易多了,业务员们就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看看各地的服装厂有没有需求,有意向就把样品给他们寄过去,没意向也长期保持联络,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客户。
反正不用死乞白赖地纠缠别人。最重要的不是销售,而是长期建立稳定的关系。
元宪洲鼓完干劲儿后,又让朱兆强现身说法,说一说自己跟顾客沟通交往的情况。虽然业务不同,但本质还是相同的,其他业务员也可以互相借鉴。
给业务员们培训完毕后,他们信心十足地下去准备资料了。
何华雄则暗暗地向元宪洲挤眉弄眼,竖一竖大拇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