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九鬼(二)-《驱鬼录》
第(1/3)页
就在大家都以为怪胎已经被村长事先安排好的人杀死的时候,六道真人却及时赶到,救走了婴儿,并且预言“从此肖家村再无宁日,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好自为之。(随梦小说网全文字小说)”之后便带着婴儿连夜离开,很久很久都没有再次出现过。
从那以后,月盈的诅咒便为肖家村的村民揭开了噩梦的序幕。所有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在肖家村出生的都绝对无法离开村子,每当有人想要离开村子的时候,村里面都要死上很多人,而且死状极其恐怖,村民甚至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渐渐的,不能走出村子成了肖家村的铁则,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无数的热血青年尝试着很多手段想要逃出去,结果都是死无全尸,侥幸逃回来的,也要被拖到月盈的坟前处死,以此平息月盈的愤怒。月盈的诅咒如梦魇一般向整个村子展开了无止尽的报复,“任何肖家村的人都别想逃出去,别想!”
春去秋来,岁月流失,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战乱连年,王朝更替,瘟疫肆虐,天灾**,留给百姓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痛苦。终于,天地间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放眼望去,只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吃老鼠,人吃人,老鼠吃人,人间地狱---重现了。
在这最为难的时刻,正道门人纷纷下山,斩妖魔,驱匪盗,一度受到百姓的拥护,那个时候,人们给他们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降魔者。降魔者不但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同时也成了王朝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有这么一群会使用异术的人们存在,那么天下早晚要被抢走---降魔者中最有名气的,当属九鬼,一个长了九个脑袋,而且中间的脑袋上还有三只眼睛的怪人。乍一看特别吓人,但是接触之后才发觉,九鬼不但不吓人,甚至有点可爱。他修行精湛,品行高尚,很快的被人们传诵开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九鬼到,九鬼到,小妖小鬼逃不掉,逃不掉!”
但是,对于九鬼的身世,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生就这般摸样,他的家人又在哪里?关于九鬼的一切,似乎都是一个迷---
十几年前,苍玄山天道宫里,六道真人收下了自己平生第一个徒弟,赐道号九鬼。
“以后你的道号为九鬼,就跟着为师修习道法。”六道真人把自己年轻时候的佩剑递到九鬼面前说到。
九鬼的九张面孔似乎都很开心,赶忙接过宝剑,“多谢师父。”那一年,九鬼八岁。
从此之后,九鬼成了六道真人的关门弟子。不过由于长相怪异,其他师兄弟都不愿意跟他接触,天晓得这是个什么东西。对,平日里其他的师兄弟就是用“东西”来称呼他的。
终于有一天,九鬼哭着跑上了观星台,拉着师父温热的大手问道,“师父,我的爹娘在哪里?为什么我没有爹娘?”
六道真人轻抚着九鬼中间的一个小脑袋,慈爱的说道,“很多事情你现在还无法理解,等你长大了自己就会找寻到当年的记忆了。”
九鬼满面的茫然,“师父,弟子不懂,是不是爹娘嫌弃我丑不要我了?”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六道真人嘴角微微一颤,面容似有悔意,“胡说,天底下哪有爹娘嫌弃自己的孩子的,你爹娘都是好人。”
九鬼捂着泛红的小脸有点委屈,六道真人长长叹了口气,拉起九鬼的小手,仰起头观望着漫天星斗,黯然神伤,“你爹娘并非不要你,你也并非丑陋。你看这浩瀚无垠的宇宙,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解开这些秘密。自古以来,道家有天眼,佛家有佛眼,任何生灵都有其独特的可以通晓宇宙的眼睛,而你,天生就有一只鬼眼,只不多你现在修行不够,还无法使用而已,等你开启鬼眼之后,就能看清世上所有你想看清的东西了,包括你的爹娘。”
“---”九鬼沉默着,终于停止了哭泣,鬼眼,洞悉宇宙的奥秘---
从那之后,九鬼再也没有问及自己身世的事情,他知道师父一定有苦衷,所以为了师父着想,自己应该学着长大,而长大的标识就是学会如何是骗别人,如何来骗自己。九鬼开始专注于法术的修习,而且学什么都快,其他师兄弟要三年学会的东西,他最多七天就精通了,如此天赋的确前无古人。随着修行的精深,渐渐的,九鬼发觉自己可以跟幽冥沟通,甚至控制鬼魂。十五岁的时候,他甚至在鬼魂的帮助下,从苍玄山的隐藏山洞里找到了法术至宝---鬼王令,只不过当时他年纪还小,根本无法掌握使用鬼王令的方法。由于修行精湛,九鬼经常会帮助其他的师兄弟和附近村民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渐渐的也便得到了大家的接纳和赞许。虽然生就一幅丑陋模样,但是心地善良,品行高尚,实属不易,比之许多外表相貌堂堂实则心狠手辣的人要强出许多。
看着自己唯一的弟子进步如此之快,六道真人也甚是欣慰。只不过,掐指一算,自己的阳寿也将近了。六道真人在高兴的同时,心中又开始倍感焦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如果处理不当,自己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那一年冬天,九鬼二十岁了,刚刚扫平了一片养尸地,受到了很多百姓的赞许。九鬼正准备启程南下,封印千年尸王,却突然收到了六道真人急招自己回去的信件。师命难为,更何况自己从小到大,师父对自己视如己出,百般照料,法术典籍更是倾囊相送。所以,在九鬼的看来,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师父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于是,九鬼又匆匆赶回天道宫候命。
寒冬腊月,鹅毛大雪很快淹没了整座苍玄山。上山的小路上,正巧遇到村子里的一个老伯抗着柴火往山下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