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梦-《懒仙》
第(3/3)页
虽然这钱花的是有点冤枉,但他却觉着花的很值。要知徒步下山时,需再经老君犁沟、百尺峡、千尺幢这登山的三大险徒,那要爬下来得多累?在省钱与省力这杆天秤上,他一向都是倾向于省力的。当然,先决条件是要他掏得起这钱。而现在,他完全有这个能力消费得起,自然是要选省力。
希夷峡属华山峪里的一条支谷,位于五里关南石门东,离山门并不甚远,这一段路程相对来说也较好走,并不如何艰险。从华山峪口进山,经五龙桥、鱼石、五里关后不远便至。
希夷峡原名叫做张超谷,又名张仙谷。因东汉时张楷在此结庐隐居,张楷字公超,故此得名。其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张陵,又名张道陵,乃是道教的实际创立人,道教正一派的祖师爷。
据史书记载,张楷对道教的研究造诣颇深,一时到华山峪从学者很多,致所居成市,甚至人们把华山峪直接呼为张超谷。传说张楷能作五里雾,即在五里范围内能使云雾迷漫、笼罩,因此又把张超谷叫雾市,把道术称为“五里雾”、“张公雾”,把学道叫“学雾”。
后因陈抟在此脱骨安葬,宋太宗当初又赐陈抟为“希夷先生”,故而在陈抟去世以后,更张超谷为希夷峡。峡口右上方危崖百尺,上有石穴,穴呈长方形,名“石凿”。是陈抟令弟子贾得升开凿的,据说便是陈抟安葬之处。
关于此“石凿”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端拱元年,陈抟117岁,忽一日对弟子贾得升说:“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端拱二年秋七月,石室凿成后,陈抟手书数言,上表宋太宗:“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果然,如期而逝,寿享118岁。
希夷死后,七日内肢体犹温,面色如常,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且有香气飘出。河中巨石上所题“云霞洞”,洞上的“云树生香”等字,都是根据此传说而来。
电脑访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