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见刘伯温这架势,似乎今天就要给自己再寻个老师,季秋赶紧转移话题道。 “老师,这种事咱们急不得。” “更何况还有一个陈友定在等着呢,就算我再拜一个老师,这些事情还是会算在您的头上。” “咱们还是先把闽南和陈友定身上干系的那些事,处理完,再考虑这些问题也不迟。” 刘伯温正要点头,忽然察觉到季秋的话有些不对! “干系的那些事?” “除了左都御史,你还打算让他干嘛?” 很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季秋略显腼腆的凑到刘伯温身前,耳语一番。 谁料刘伯温立刻大惊失色,断然厉喝道! “此事万万不可!” “你想借陈友定之手,将整个东南的海贸收归国有?” “文和啊!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啊!” 这一刻,刘伯温已经进入了老师的角色,对着急躁的弟子苦口婆心的劝告道。 “让陈友定出任左都御史一事,已经要得罪满朝文武了!” “你还要得罪整个东南的士绅?” “文和,需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对于季秋的想法,刘伯温还是能够理解的。 这两件事于国于民,都是大大有利,但同时也会大大损害相关人员的利益。 光是推行一件事,便是困难重重。 季秋更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将两件事同时推行下去! 同时得罪勋贵,文官,还有地方上的士绅。 毫不夸张的说,季秋相当于招惹了整个大明! 再说被季秋作为支点,试图撬动天下大势的陈友定。 他就算铁做的,面对这样的围攻,身上又能打几颗钉? 陈友定一旦倒台,便意味着围绕陈友定所作出的一切谋划,尽数落空。 无论都察院升格与否,都再也起不了监察百官的作用。 毕竟凡事,最怕开个坏头! 刘伯温不明白,季秋跟随自己学习了这么久,也晓得了“大势”二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怎么会突然如此急躁? 面对刘伯温满是不解的目光,季秋表现的非常淡定,轻笑道。 “放心吧,老师。” “这些事情,最多也就是让你背个黑锅。” “弟子还是有信心,将这两件事落实下去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