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或者说,季秋此举,为的便是激怒汪广洋! 从王信口中得知汪广洋与王宣的谈话内容后,再结合汪广洋近日来的表现,季秋已经猜到了汪广洋的目的。 那便是借刀杀人,断绝北方豪族进入大明朝堂的通道! 作为最先和大明接触的北方豪族,王家父子的遭遇,关乎到大明后续能否顺利的招降到其他北方豪族。 若是季秋不在,王家父子此时恐怕早就被以谋反的罪名,斩首示众了。 诚然,王宣确实暗藏祸心,已经有了举兵作乱的打算。 徐达代表大明收拾他,于情于理都能说得通。 可其他北方豪族,可不会这么觉得! 他们能看到的,就是王家父子想要投降,结果却被大明以谋反的罪名干掉了! 这才是汪广洋此举最狠辣的地方! 就算大明拿出证据,证明王宣的的确确谋反了,其余的北方豪族也根本不会相信! 王宣若是铁了心想谋反,与元廷站在一起,抵抗到底不好吗? 为什么要等到大军压境,降而复叛呢? 何苦来哉? 尤其是李家,张家,先前被季秋忽悠过一次,本就心存顾虑。 若是再见了王家的惨状,肯定会担心王家之事,会不会复现在自己身上。 这是汪广洋亲自下场,为大明,乃至于所有北方豪族,设置下的一个“局。” 为的就是将这份顾虑,刻在所有举棋不定的北方豪族心里! 并且这个局很巧妙,汪广洋稍作影响,便抽身事外,后续无论如何发展,都与他无关,也追究不到他身上。 除非... 他这个“局”最关键的因素,失效了! 大明没有处理露出反意的王家父子,反而还以礼相待! 要是还想达成阻止北方豪族进入大明的目的,汪广洋就必须继续出手,影响其他士族! 这,便是季秋的机会! 正所谓常在河边,哪有干鞋。 如今季秋有了准备,只要汪广洋继续出手,还怕抓不到汪广洋的把柄吗? 为了保险,季秋还刻意将王信带到汪广洋面前,为的就是狠狠收拾汪广洋一顿,让他怀恨在心,不甘心就这么收手! 就算汪广洋忍气吞声,当了缩头王八,季秋也不怕。 别忘了,锦衣卫马上便要登场了! 若是汪广洋这辈子都安分守己,兢兢业业的为大明效命,季秋也不介意留他一命。 可若是汪广洋贼心不死,继续行那阴诡之事... 相信不用季秋出手,毛骧便会将证据送到朱元璋手中。 在季秋看来,他和汪广洋的这场交锋,结局已经注定了。 颇为轻松的长出一口气,季秋看起来心情很好的说道。 “王兄,汪执政走了...” “以后你可不能这么暴躁了。” 王信顿时一愣,随即轻轻摇头,哑然失笑。 从季秋刚刚的表现中,王信猜到了季秋和汪广洋不对付。 也意识到了季秋将自己带来这里,就是为了收拾汪广洋一顿。 严格来说,王信算是被季秋利用了,但王信被利用的心甘情愿。 半个时辰前,王信还心如死灰,认为此生再无重见天日的机会。 可半个时辰后,王信便堂而皇之的站在徐达的帅帐中,还狠狠揍了他们父子的仇人一顿。 这种感觉,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嗷嗷爽! 见季秋这么说,王信也是心知肚明的顺坡下驴。 “让贤弟见笑了...” “遇到仇人,没控制住情绪,给贤弟和大将军添麻烦了...” “客气话就不用说了。” 一直默默旁观的徐达忽然主动开口,接过了话茬。 “汪大人走了,就继续聊聊刚才的话题。” “你说你能控制王家,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归附大明?” 王信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点头道。 “对。” “不光是王家。” “除我琅琊王氏外,聊城杨氏,莱阳宋氏等齐鲁之地的世家,我都可以替大明出面,说服他们归降。” “虽然目前齐鲁之地,以我王氏为主。” “但在这些世家的地界,很多事情还是要他们点头的。” “若这些世家都愿意归降,齐鲁之地立刻便能为大军提供粮饷,北伐可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甭说季秋,就连徐达都微微侧目。 琅琊王氏,这就不用多说了,实打实的千年世家,一部二十四史,有三卷列传居首者,出自琅琊王氏。 而王信口中的另外几个世家,虽不如琅琊王氏那般显赫,但族中也出过许多文臣武将,官至一品者不胜枚举。 从这就能看出来齐鲁大地的底蕴。 明朝初期的那群东南士族,跟琅琊王氏这等显赫的世家比起来,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可到了明朝中后期,大明的朝堂上却是出现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状况,足可见东南士族对北方世家的打压之深。 无论是“大顺”的成立,乃至于后面满清的顺利入关,带着北方的汉家超人暴打南明,和这些打压,不无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