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不是怕跳进死神系统的陷阱,沈玉现在都恨不得拿根绳子勒死他。 别人或许不靠谱,可乔博衍她倒是很放心。 放心的真正原因是:乔博衍居然和上个世界最爱自己的人,生得别无二致。 要说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乔博衍没有那个人一样痴迷她不能自已。 此番国君的冷言嘲讽,更是直接让沈玉下不了台来。 前有追兵,后有悬崖,沈玉硬着头皮也得答应。 “陛下,可臣妾同乔教头前去,未免风言风语……”不过该注意的谣言,沈玉肯定要防患于未然。 毕竟乔博衍这么大一美男子,正值婚配当年,文武双全,才比天高的良婿人选。 纵使沈玉是水国的贵妃娘娘,单独同行前往南疆和北境,来回至少得一两个月光景。 这孤男寡女的,长期共处一室,要是真没传出点什么来,不是沈玉有问题,就是乔教头不正常。 可不论哪一点,那都是赤裸裸地在水国国君脸上抹黑,尤其是和沈玉有关。 原主沈玉在水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雅绰号—千年一遇的“祸国妖妃”。 说她貌美如仙吧,她倒觉得差老远了; 说她心如蛇蝎吧,她却待人极为亲切; 说她越俎代庖吧,她仍恪守皇家规矩。 可不知为何,水国百姓对玉贵妃均是批判和吐槽:什么狐媚惑主,其实办舞宴的法子都是皇后提的,沈玉操持仅仅是个靶子;什么祸国殃民,其实关乎国君的奏折批阅,大多也都经过国舅的手,某种程度上后宫干政的人也是皇后娘娘。 她(甄宓)不禁替原主感到愤懑不平,怎么那么不争气,凭着美色都没掌握国君的喜怒哀乐。 很多时候,国君都是更加迁就沈玉,从不勉强,也不逼迫。 反观皇后娘娘,时不时地就甩什么口谕、什么诏令,立马就让玉贵妃等人一一照做。 第一次沈玉照做了,没有一点后悔;第二次沈玉还是照常,偶尔窜出心有余悸……直到第五次的时候,沈玉才愈发觉得皇后这是无形中的施压,都是在国君的默许下进行的。 这也就意味着,国君的手是遮不住后宫的天,而她玉贵妃的头衔,更是注定将成为脱不下的枷锁。 国君则是忙不迭地打断她的臆想,冷冷地告诉她,“玉儿,听了这圣旨,心慌的不该是你。” 这话疑似在警告沈玉。 她不得不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要连夜同乔博衍奔赴前线。 同样,本想推却的乔博衍,瞧了国君的神情,也只好收起来心思,应下同行之事。 殊不知,南疆和北境,传染病的蔓延速度,早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2/3)页